秋季养肺正当时
江油市中医医院 肺病科主任 吴颂良
白露是九月的第一个节气,白露后阴气逐渐加重,清晨的露水随之日益加厚,非常密集地附着在花草树木上,呈白色,所以称之为白露。白露时节的到来也意味着初秋的来临。
初入秋天,白昼仍热而早晚渐有凉意,温差明显。一早一晚,时不时都有凉爽的风拂面而来。瑟瑟秋风虽将夏天的热气带走,但也把空气中的水分带走了,使得天气十分干燥,中医称之为“秋燥”。在这样的季节里,养生之道自然要顺势而为。
中医有五脏应五时之说法,“秋属金,在天为燥,在脏为肺”, 也就是说秋天燥邪为盛,燥易伤肺,肺失津润,久则损伤肺阴。“肺主皮毛,开窍于鼻”,故容易出现干咳少痰、鼻燥咽干,皮肤干痒、眼鼻发痒等现象。另外,肺与大肠相表里,还易出现大便干结等。呼吸系统的慢性疾病如慢阻肺、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在入秋后往往是高发时期。所以秋季保健以养肺为先。养肺尤以养肺阴为主,中医讲”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讲的就是养肺阴。
综合以上所言,建议市民们秋天养生之重点当然就包括:
1. 生活起居:注意室内保持一定湿度,注意天气变化, 切忌贪凉,及时增减衣服,预防风寒等外邪伤肺,避免感冒。早睡早起,尽量不要熬夜,早睡以利养阴,早起以舒肺气。
2.饮食调养:肺喜润而恶燥,秋季饮食应“少辛增酸”、“防燥护阴”, 以养阴润燥为主,增加饮水量,适当多吃些蜂蜜、核桃、乳品、百合、银耳、萝卜、秋梨、香蕉、藕等, 切忌乱补,或过食辛辣。
3.调和情志: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情皆可致病, 肺在志为悲(忧),悲忧易伤肺。在悲伤忧愁时,可使肺气抑郁,耗散气阴,出现感冒、咳嗽等症状。因此,秋天应特别注意保持内心平静,以保养肺气,收敛我们的精神活动,不宜过怒暴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