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健康教育宣传知识
一、如何避免职业病?
职业病是严重危害劳动者健康的疾病,它又是可以预防的疾病。控制职业病的发生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职业病防治法为普通劳动者提供了法律保护。
1.职业病防治要从致病源头抓起。用人单位必须采取措施,使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在国家卫生标准允许的范围内。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应符合有关规定和要求,建立健全的安全规章制度,定期对工人进行教育和培训,并提供上岗前和定期的健康监护。
2.卫生与劳动监察行政部门应当认真履行监督管理职责,保护劳动者的健康权益。
3.劳动者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了解工作中可能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和防护知识,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劳动者的工作单位和居住地不在同一地点时,在何处申请诊断职业病?
考虑到劳动者流动性较大,为了保护劳动者的权益,方便劳动者进行职业病诊断,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可以在劳动者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本人居住地向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机构申请诊断。考虑到职业病的诊断需要依据患者职业史、患者所在作业现场的职业卫生学监测调查资料、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在鉴别诊断的基础上综合判定,建议首先选择用人单位所在地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机构申请诊断。
二、一般医疗机构能否诊断职业病?
由于职业病诊断的特殊性、复杂性,其结论往往关系到劳动者的切身利益,需要严格规范化管理,一般医疗机构不能进行职业病诊断,不能任意出具涉及职业病的诊断证明书。职业病诊断应由省级以上卫生厅(局)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诊断时需有3名以上取得职业病诊断资格的执业医师集体诊断。
三、铅中毒的临床表现
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金属元素,它可影响神经、造血、消化、泌尿、生殖和发育、心血管、内分泌、免疫、骨骼等各类器官,主要的靶器官是神经系统和造血系统。铅以离子状态被吸收后进入血循环,主要以铅盐和与血浆蛋白结合的形式最初分布于全身各组织,数周后约有95%以不溶的磷酸铅沉积在骨骼系统和毛发,仅有5%左右的铅存留于肝、肾、脑、心、脾、基底核、皮质灰白质等器官和血液内,并可进入细胞核内而形成包涵体。而血液内的铅约有95%分布在红细胞内,主要在红细胞膜,血浆只占5%。沉积在骨组织内的磷酸铅呈稳定状态,与血液和软组织中铅维持着动态平衡。被吸收的铅主要经肾脏排出,还可经粪便、乳汁、胆汁、月经、汗腺、唾液头发、指甲等途径排出。
职业性铅中毒多为慢性中毒,临床上有神经、消化、血液等系统的综合症状。
神经系统: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多发性神经病和脑病。
消化系统:轻者表现为一般消化道症状,重者出现腹绞痛。消化道症状 包括口内金属味,食欲不振,上腹部胀闷、不适,腹隐痛和便秘,大便干结呈算盘珠状,铅绞痛发作前常有顽固性便秘作为先兆。腹绞痛为突然发作,多在脐周,呈持续性痛阵发性加重,每次发作自数分钟至几个时。因疼痛剧烈难忍,常弯腰曲膝,辗转不安,手按腹部以减轻疼痛。同时面色苍白,全身出冷汗,可有呕吐。
血液系统:主要是铅干扰血红蛋白合成过程而引起其代谢产物变化,如血δ一ALAD活性降低,尿δ一ALA增多,尿CP增多,血FEP,ZPP增多等最后导致贫血,多为低色素正常红细胞型贫血。
其他系统:铅对肾脏的损害多见于急性、亚急性铅中毒或较重慢性病例,出现氨基酸蛋白尿、红细胞、白细胞和管型及肾功能减退,提示中毒性肾病,伴有高血压。女工对铅较敏感,特别是孕妇和哺乳期,可引起不育、流产、早产、死胎及婴儿铅中毒。男工可引起精子数目减少、活动减弱及形态改变。此外尚可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
四、远离“鼠标手”
电脑已经成为现代人亲密工作和生活的伙伴。如果您的工作需要整日和电脑打交道的话,那就要警惕“鼠标手”--“腕管综合症”了。现在"腕管综合症"严重危害职业人群的一种疾病,有的国家已经把这种疾病列为职业病范围。
“腕管综合症”是一种因长时间使用电脑而形成的“职业病”。每天持续2~6小时手持电脑鼠标工作或玩电脑游戏的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腕部损伤。如果您在操作电脑时手掌麻木,食指在拖动鼠标时容易抽筋,腕关节肿胀,手部动作不灵活或者无力,那您可能就患上了“鼠标手”。形成“鼠标手”的原因是手腕关节反复、过度的单一动作,导致周围神经损伤或受压迫,使神经传导被阻断,从而造成手掌的感觉与运动发生障碍。手指频繁地用力,还使手及相关部位的神经、肌肉因过度疲劳而受损,造成缺血、缺氧而出现麻木等一系列症状。
下面的办法可预防“鼠标手”的发生,或减少“鼠标手”的发生几率:
1.定时起身活动。尽量避免上肢长时间处于固定、机械的工作状态。每工作一小时就要起身活动活动肢体,做一些握拳、捏指等放松手指的动作。
2.座椅高度适中。使用电脑时,键盘和鼠标的高度,最好低于坐着时的肘部高度,这样可减少对腰、背、颈部肌肉和手肌腱鞘等部位的损伤。另外,最好选用弧度大、接触面宽的鼠标,这样有助于力的分散。
3.操作多使用臂力。移动鼠标时不要用腕力而尽量靠臂力,减少手腕受力。不要过于用力敲打键盘及鼠标的按键。
4.手臂不要悬空。研究发现,腕部在保持0°时,可处于自然平伸状态,这时,操作者感觉最舒服,腕部症状的发生率也最低。因此使用鼠标时,手臂不要悬空,以减轻手腕的压力。可以找一块合适的托板,就能解决腕部紧张的问题。把鼠标垫尽量向桌面里侧推,让臂部放到桌面上,这样也能缓解腕部紧张
五、防职业病从“吃”入手
摄影、X线拍片和微机操作人员,由于经常接触放射线,应多吃高蛋白食品,以补充因放射线损害引起的组织蛋白质的分解;多饮些绿茶,有利于加快体内放射线物质的排泄;还应多食富含碘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
汞矿开采作业及气压表、油墨、石英灯、整流器制造人员,由于经常接触汞,应常食用柑橘、胡萝卜、玉米等食物,因为这类食物内含有大量的果胶物质,能与汞结合,降低血液中汞离子的浓度,加速排除体内的汞离子,还应多食富含维生素B1的食物。
印刷、铸造、电焊、玻璃、搪瓷等作业人员,由于与铅物质接触较多,应多吃含酸较高的鸡蛋、瘦肉、鱼类等食物,多食碳水化合物,多食富含钙、铁等矿物质的食物,如骨头汤、虾、豆制品、发菜、动物血等,减少铅蓄积。
陶瓷、干电池等生产人员,由于常与锰接触,应多食富含铁的食物,以免引起缺铁性贫血。
炼油、油漆、染料等生产人员,因经常与苯接触,应多食高蛋白及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纺织、铸造、翻砂、教师等与粉尘打交道的人员,应多吃猪血。纺织业等接触纤维的人员还应多食黑木耳,以帮助消化纤维类物质。
农药、化肥等生产人员,因常接触磷,应多食蛋白质,以提高抗磷能力。
轧钢、窑业等高温工种人员,除应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及维生素B1、B2、C外,还应食入一定量的盐等。
振动、噪声环境中工作的人员,其体内的维生素B消耗量很大,应多食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如米糠、麦麸,以提高工作人员的听力,预防听觉器官的损伤。此外,振动及噪声通过植物神经系统,能抑制胃肠功能及消化腺的正常分泌,使人的消化功能下降、食欲减退、腹胀等,故应食易于消化、能促进食欲的营养丰富的食物。
用脑者宜多食蛋黄、动物脑、禽类、牛奶、莲子、苹果、金针菇等,多摄取蛋白质、糖、卵磷脂、钙、铁、维生素B族等养分,以利于补充脑力消耗、增智健脑。
野外作业者膳食宜量多质好,并应常饮水。冷天可多食羊肉、牛肉、狗肉、鱼、辣椒、姜等高脂、高热量饮食,以利补充体力消耗和抗风御寒。
在高温环境下劳动的人员,由于机体大量出汗,体内钾、钠大量丧失,除了补充足量的水和盐分外,最好多吃一些含钾较丰富的食品,如黄豆、青豆、绿豆、马铃薯、菠菜、柿饼、香蕉等。高温环境中,人体维生素消耗加大,大多数水溶性维生素可从汗水中流失,其中以维生素C流失较多,应多吃一些绿叶蔬菜、枣和柑橘类水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