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侵及许多脏器,以肺部结核感染最为常见。排菌者为其重要的传染源。人体感染结核菌后不一定发病,当抵抗力降低或细胞介导的变态反应增高时,才可能引起临床发病。若能及时诊断,并予合理治疗,是可以治愈的。
一、肺结核病人的临床表现
有较密切的结核病接触史,起病可急可缓,多为低热(午后为著)、盗汗、乏力、纳差、消瘦、女性月经失调等;呼吸道症状有咳嗽、咳痰、咯血、胸痛、不同程度胸闷或呼吸困难。
病变范围较广者肺部叩诊呈浊音,语颤增强,肺泡呼吸音低和湿啰音。晚期结核形成纤维化,局部收缩使胸膜塌陷和纵隔移位。在结核性胸膜炎者早期有胸膜摩擦音,形成大量胸腔积液时,胸壁饱满,叩诊浊实,语颤和呼吸音减低或消失。
二、结核病应该怎样预防
1、控制传染源
结核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结核病人。尤其是痰结核菌阳性患者早期接受合理化疗,痰中结核菌会在短期内减少,以致消失,几乎100%可获治愈,因此早期发现病人,尤其是菌阳性者,并及时给予合理的化疗是现代防痨工作的中心环节。早期发现病人的方法是对以下人群及时进行X线胸片和细菌学检查:
(1)慢性咳嗽,咯血经抗生素治疗无效者;
(2)开放性肺结核病人周围的接触者;
(3)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儿童的家庭成员;
(4)定期对结核病较流行地区进行胸部X线检查,可早期发现一些无症状病人。
2、切断传染途径
结核菌主要是通过呼吸道传染。因此禁止随地吐痰,对菌阳性病人的痰、日用品,以及周围的东西要加以消毒和适当处理,室内可用紫外线照射消毒,患者用过的食具应煮沸消毒10-15分钟,被褥在列日下暴晒4-6小时,痰盒便器可用5%-10%来苏浸泡2小时,最好将痰吐在纸上烧掉或用20%漂白粉溶液泡6-8小时。
3.保护易感人群
卡介苗是一种无致病力的活菌苗。接种于人体后可使未受结核菌感染者获得对结核病的特异性免疫力,保护率约为80%,可维持5-10年,因而隔数年后对结核菌素试验转阴者还需复种。接种对象是未受结核菌感染,结核菌素试验阴性者,年龄越小越好,一般在出生后三个月内注射,主要为新生儿和婴幼儿,接种方法有皮内注射和皮上划痕两种,以皮内注射为佳。
三、结核病人的自我保健
1、活动性肺结核在家庭中要做好消毒隔离,切断传染途径。如病人的碗筷要分开,每日必须消毒;经常擦拭桌椅及地面;经常晒被褥,更换清洁的床单;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如有痰液要及时排出,可用变换体位、拍背等方法,使痰液顺利排出;如痰液咳不出,可遵医嘱用药物雾化吸入法有助于痰液的咳出。
3、加强营养。结核是消耗性疾病,因此平时要多吃有营养的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如牛奶、豆浆、蛋类、鱼类、肉类、等。患病后不要悲观失望。要保持乐观的情绪,并做好长期服药治疗的思想准备,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4、自觉养成不随地吐痰的坏习惯。做到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手帕捂口的卫生习惯,病人应当把痰液和鼻咽分泌物放进痰缸里,经消毒液浸泡后再倒掉。要多饮水,常洗澡,保持身体的清洁。饭后多散步,做些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的抵抗力,防止继发感染。
5、结核病人的家属要做好健康检查。如X线拍片、痰液化验、卡介苗接种等。病人在用药期间要注意观察药物的副反应。定期对症检查,如发现副反应要告诉医生,以便及时给予处理。
6、门诊治疗,及时随访。患者应有规则的、按时间按剂量的服药,不要抱着侥幸心理按自己的想法中断服药,否则就可能延误治愈的时间。要定期去医院检查肝功能及痰液,拍X线片,以使医生及时掌握病情的发展。开放性肺结核正规治疗2--3周后就可控制病情,待病情稳定后在家中继续治疗对家属亦是安全的。只要按医生给予的服药规则治疗,要坚持早期、联用、适量、规律、全程使用药物,不可随意间断或减量、减药。并加强自身的保健,肺结核病是一定会治愈的。
|